关于征集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专家团队成员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各领域专业人士:
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简称“中教协”)主办,经教育部认定的以科学实验能力为主题的全国性青少年竞赛活动,是“双减”背景下推进科技教育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实施与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为充分发挥科学实验在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保障大赛初赛、复赛、决赛各阶段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专业性,构建高水平专家支撑体系,现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大赛专家团队成员。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本次征集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含生物学等)、地球科学(含地理等)、天文、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科普、教育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
二、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无科研失信、学术不端、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
2.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熟悉中小学相关科学学科课程标准,掌握国家科技教育政策与青少年科技竞赛评审规则。
3.身体健康,能胜任线上线下评审、现场监督等工作,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岁(两院院士、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可适当放宽)。
4.具备科学伦理判断能力,熟悉科研行为规范,能对参赛作品的科学性、安全性、伦理合规性进行专业把控。
(二)专业条件
1.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或赛事管理工作3年及以上,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技术水平。
2.深耕至少1个核心学科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分析能力,能精准把握领域内青少年科学实验作品的评价标准。
3.需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参与过国家级、省级青少年科技赛事评审或指导工作;
(2)参与过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技能类评比活动评审或指导工作;
(3)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及教育类研究课题;
(4)在核心期刊发表过3篇及以上科技教育相关论文;
(5)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或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三、专家职责
1.参与大赛评审标准、评分细则的制定与修订,参加赛前评审规则培训,确保各环节评审尺度统一。
2.按照“客观、公正、专业”原则,承担大赛各环节的评审工作,独立出具评审意见。
3.参与参赛作品的科学伦理审查(如生物实验伦理、人工智能应用合规性等)。
4.主动申报回避情形(如与参赛者存在亲属、师生、指导合作关系等),严格遵守赛事保密协议,不泄露评审内容、未公开的赛事结果及选手隐私信息。
5.参与大赛优秀作品的成果转化指导,配合主办方开展科学教育公益活动。
6.服从大赛专家管理制度,按时参加工作会议及培训,年度内无故缺席评审活动或违反评审纪律的,将取消专家资格并移出专家团队。
四、申报主体
1.个人自荐: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可自行下载申报材料,按要求填写并准备佐证材料,直接报送主办方。
2.单位推荐: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教研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市级以上学会(协会)等单位可根据推荐条件遴选候选人,统一组织填写申报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每单位单一领域推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五、申报材料与流程
(一)申报材料清单
1.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专家申报表(见附件1);
2.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专家推荐汇总表(见附件2,仅单位推荐需提交,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3.全国青少年科学实验能力大赛专家承诺书(见附件3);
4.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5.职称证书复印件;
6.代表性成果证明;
7.其他佐证材料。
(二)申报流程
1.电子版提交。请于2025年12月31日前,将材料电子版(扫描件须清晰完整,按“申报材料清单”顺序命名文件,压缩包命名格式为“姓名/单位全称—大赛专家自荐/推荐材料”)发送至邮箱:dsps@ceeia.cn。
2.纸质版提交。请于2025年12月31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邮寄材料原件1份(按“申报材料清单”顺序胶装,单位推荐材料需在封面加盖推荐单位公章),邮件需注明“大赛专家自荐/推荐材料”。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鲍亚培、刘康
联系电话:010-59893182/15601220212、13910513498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一层109室,邮编:100082
电子邮箱:dsps@ceeia.cn(可同步接收咨询邮件)
附件: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2025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