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数据解读:(三)学校办学条件
3.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物质基础,是开展信息化教与学的必要工具,是现代教育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全面落地实施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创新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网络建设。2019年,我国学校层面的网络覆盖率基本保持稳定,网络品质进一步提升,出口带宽达到100bit/s及以上的中小学(含教学点)占比超过80%。结合近五年互联网接入率和校园网建网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可知(见图23):
· 互联网接入率方面,经过近年来的快速提升,小学层面的短板已经补齐,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已接近实现互联网全覆盖。
· 校园网建网率方面,普通高中的起点较高,但近五年基本保持稳定,未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的起点最低,提升速度最快,但目前仍与其他两类学校有较大差距;初中的情况介于小学和普通高中之间。

图23 2019年中小学接入互联网、建立校园网学校占比及近五年变化情况
(2)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多媒体教室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和主要空间,全国各类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持续提升。2019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高等教育阶段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的比例分别为64.06%、69.27%、70.76%、52.45%、55.99%,五年来分别提升了21.74、13.27、8.12、13.88、4.59个百分点。
在以行政班为主要教学单位的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中,每50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指可供行政班每班一间、固定使用的网络多媒体教室)的数量变化情况如图24所示。总体来看,2019年上述各类学校的该项指标继续稳步优化。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外,指标值继续保持在1.00以上,为50人以下班额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提供了空间保障。从增长情况来看,2017~2019年各类学校每50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的增速较上一个三年周期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普通教室数的增速(见图24)。

图24 2017~2019年各类学校每50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及年复合增长率(单位:间)
(3)教学用终端设备。教学用终端设备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硬件。2019年,除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外,全国各类学校每100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继续保持增长(见图25),但同比增幅较上一年均有所降低。高等教育阶段学校的此项指标连续第二年下降且降幅显著增大,其原因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规模扩招有关。

图25 2019年各类学校每100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数及同比增幅(单位:台)
教学用计算机中的教学用平板电脑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装备,其便携性和交互体验优异,有望取代传统计算机,成为未来课堂的主要信息化终端。2019年,各类学校教学用平板电脑占教学用计算机总数的比例均有所提高(具体占比情况:小学6.56%、初中7.19%、普通高中8.8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67%、高等教育阶段学校1.67%)。结合近三年的变化情况(见表4)分析,各类学校每100名学生拥有教学用平板电脑数量的增速显著高于教学用计算机的整体增速,但同比增幅均呈现下行趋势(2019年的同比增幅均为近三年的最低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各类学校的平板电脑配置数量仍十分有限,教育用平板电脑的市场空间广阔。对于学校而言,除进一步提升平板电脑采购和配置比例外,还可积极探索利用学生自带设备等模式进行短期补充,以加速推动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
表4 2017~2019年各类学校每100名学生拥有教学用平板电脑数量及变化情况

(4)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是连通教育信息化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和教育实践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教育信息化应用层的重要架构。2019年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相关情况如图26所示。

图26 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相关情况(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
体系规模方面:截至2019年年底,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已接入各级平台150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个、省级平台25个、市级平台52个、区县级平台72个,月活跃用户数已达3854万人;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数量首次突破1亿个大关(包括学生空间9643万个、教师空间754万个),国家级平台开通学习空间2598万个(包括教师空间1339万个、学生空间630万个、家长空间589万个、学校空间40万个);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慕课学习人数达3.1亿人次,“爱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移动终端累计下载安装达3503万人次。
数字教育资源方面:2019年度基础教育“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共推荐省级优课17312堂,遴选部级优课10005堂,创建生成性资源800万条;在线课程累计上线4.1万门(含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汇聚全社会290个单位的457个教学应用,与61家单位的111个应用完成技术对接。
4.教育装备相关固定资产值
国家教育事业统计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高等教育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及信息化设备资产值,是反映各类学校教育装备总体投入情况的重要指标。如表5所示,2019年各类学校上述固定资产值的生均值继续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较上年进一步下降。从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均教学、实习仪器设备值增速最快,高等教育阶段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增速最慢。
表5 2017~2019年各类学校教育装备相关固定资产值及变化情况(生均值)

与上一年的情况相同,在传统实验仪器配置达标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且更新迭代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的子项“实验设备资产值”的生均值增速继续显著低于母项;从生均实验设备资产值的同比变化来看,2019年仅初中学校的增幅较上一年有小幅提升(前值3.75%),其他类型学校均持续下降。增速的持续性差异也导致实验设备资产值在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2015~2019年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学校的这一比值分别下降了3.43、4.66、4.13个百分点(见图27)。

图27 2015~2019年中小学实验设备资产值占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的比例(生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