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官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各地动态 - 正文

河南郑州市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

来源:郑州日报发布日期:2016-11-03浏览人数:2548

  核心提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共识,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教育新模式、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变革等,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建设,使城乡学校班级终端无差别;发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不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发展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上周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郑州市的先进经验引发热烈反响。实际上,郑州市教育信息化已在郑州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让郑州教育走进了“黑板与白板”融合共生的新时代,改变着教学思维方式,成为教育进步的助推器。

论坛现场,嘉宾被郑州四中机器人社团和创新DIY社团所吸引。

课堂上平板电脑辅助教学

  信息化成果备受瞩目

  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第十六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现场,同期举办“2016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展览会”,展会上,来自郑州市实验高中、郑州十二中、郑州四十二中的老师和学生为大家展示了我市学校的信息化创新成果。

  郑州四中“科学松鼠会”的会员们现场演示了牛奶精油手工皂的制作流程,并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向嘉宾和兄弟学校师生详细介绍了透明鱼、组培植物和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的制作过程。DIY社和机器人社使用开源硬件,现场组装和设计了各种自动装置及机器小车,如机械蚂蚁、平衡车、自动绘图仪等,并展示了他们自行设计开发的自动发传单机、多功能婴儿床等智能产品。

  这些富有创意的科技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嘉宾,他们对我市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赞叹不已。

  郑州四中“科学松鼠会”辅导教师牛旭毅告诉记者,学校立足课堂所学知识,努力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多样化的育人目标,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成才的渠道。

  近年来,在郑州市教育局“做有未来的教育”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市各学校致力于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灵魂的教师,育有灵魂的学生,打造智慧校园,实施智慧教育工程。

  目前,我市的中小学教研活动由定时到全时,由点状到网状,由静态到动态,由单向到多向,由单一到多元……教学中不断关注和使用新技术,教师通过交流、反思与分享,实现自我发展和共同提升。学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定位,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自主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取得了真正的突破。

  智慧课堂添彩校园

  语文学科名师杨利娟和学生代表配合默契,学生使用互动学习卡参加语文学习和课堂测试应答、趣味抢答等课堂训练活动,集乐趣、测评、分析为一体,学生答题数据、优秀率瞬间生成呈现,一目了然、高效便捷,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全程参与度、专注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识留存率。老师也能通过学生答题大数据全面了解班上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改进优化教学内容……

  在第十六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二七区汝河路小学作为全市唯一一所小学,受邀到郑州展示区展示智慧课堂师生互动。学校智慧课堂的展示现场吸引了众多观摩的嘉宾。学校题为《依托科学实验站打造智慧校园》教育信息化创新成果也在全省征集中脱颖而出,在大会专刊上刊登,全国推广。

  信息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加学生课堂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解决教学的主战场——资源的问题,也为优质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打造数字化、现代化的教育新型学校,在汝河路小学,已经成为鲜活的教育现象。学校在校园一角开辟了生机盎然的“生命科学园”,播种太空种子,种植种类繁多的太空蔬菜。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需求,科学教师编写了《校园里的生命》校本教材,开发了《生命科学》校本课程。在实施校本课程育人的基础上,科学实验站的介入,为项目研究性学习开辟出了巨大的网络学习空间,交织出线上线下纵横互补的学习方式。学校凭借在信息化领域的不懈探索,被命名为“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教育基地”;正式挂牌“全国智慧教育实验校”,成为郑州市首批智慧教育实验校唯一一所小学。

  我市信息化教学课堂不断展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的教学特点。e校园文化、e课堂文化、数字化教师、校园德育信息化等各具特色的郑州数字化校园文化建设也随之不断丰满。

  联动合作资源共享

  教师用电磁笔轻轻一点,一幅幅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师生动心动情;一个个动画演示的效果,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灵动。在我市各学校的课堂上,老师教得饶有兴致,学生思维的灵感也不断被激发出来。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开启了一扇自主获取知识信息、了解世界的窗口,为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以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市中小学班班通系统分为市、县区、学校等多级部署,并在班级配置相同的多媒体教学终端,形成一个完善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郑州教育信息网、教育政务网、教育博客、教育微博的互联互通与长足发展,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的多边无界沟通和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成长打造了优秀平台;教研室、学校、教师、学生以智能录播课堂等形式为载体,以教研员、名师及骨干教师为引领,在网上进行教学教研的互动交流,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七区汝河路小学党支部宣传委员、副校长宗晓杰告诉记者,作为二七区汝河路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的理事长单位,学校聚合政通路小学、郑航附小、路砦小学,以及位于侯寨乡的樱桃沟小学、龙岗实验小学和西胡垌小学抱团儿发展。学校主动邀请共同体内各成员学校共享科学试验站的资源及师资,将“科学实验站”确定为共同体的体本课程,在教育信息化支持下,城乡学子共享体本课程的新路径。

  此外,我市还结合学校及共同体实际,打破城乡间校际壁垒,探索“走师”“走生”并进及平台共享的方式,选派体本课程授课教师巡回至本共同体各校执教课程。共同体各校组织部分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校园,共同参加课程学习。

  充分利用班班通平台,大力建设开发基础优质教学资源库;实施本地名师资源建设工程:成立郑州市名师工作室、校长工作室,以名师同步课程、专项辅导课程、教师培训精品项目库为主要内容,与企业协同开发和建设郑州市名师网络课程;实施学校校本资源建设工程:依托本地名校,以校本特色资源库建设为重点,开发和建设校本特色教学资源库;实施优质资源共享工程:在班班通网络应用平台的基础上,优化网络平台及结构,实现基础教学资源、名师课程资源、校本特色资源的校际间、县区间的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和有效地整合,为郑州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